基金业内曝光:原来所有基金都有老鼠仓现象?!

最近有媒体揭露,基金公司普遍存在“老鼠仓”现象,让人愕然。所谓“老鼠仓”,是指基金公司在拟定重大变动前,通过自己或关联方的账户、他人账户等方式,提前购入、转让股票,以获得变动后的利益。这种行为不但…

基金业内曝光:原来所有基金都有老鼠仓现象?!

最近有媒体揭露,基金公司普遍存在“老鼠仓”现象,让人愕然。所谓“老鼠仓”,是指基金公司在拟定重大变动前,通过自己或关联方的账户、他人账户等方式,提前购入、转让股票,以获得变动后的利益。这种行为不但损害了投资者利益,也违反了市场公平正义。

这个爆料可以说是震惊了整个基金业内部,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质疑。据报道,有机构通过数据分析,发现36家基金公司中有28家存在“老鼠仓”行为。虽然此次行业共青团紧急回应,表示将开展自查自纠,但是很难不被这一消息所震惊。

那么,为什么会存在这种现象呢?这很大程度上跟基金公司的经营模式有关。目前我们国家的基金市场主要由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两大类型组成。公募基金在募集到的资金内按照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组合要求进行投资,由于投资方式比较单一,基金公司员工的操盘能力和业绩表现非常重要。而私募基金一般规模较小,风险偏好明显,投资人对基金经理的素质和管理能力的要求相对较低。

针对上述情况,基金公司员工为了取得好的业绩成绩,就容易出现以谋求个人利益为目的的操作行为。这种个人利益既有自身利益,也有基金公司利益。一旦基金公司员工的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相结合,一些不正当的交易就有可能发生。由此看来,根本解决基金公司“老鼠仓”问题的关键,不仅在于监管部门的严把市场监管,更在于内部监管制度的完善,从制度上杜绝这种不良行为的发生。

总体来说,基金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金融产业。基金公司要发展良好,必须在行为规范和信息透明上严格遵守。未来,我们期望看到基金业得保持诚信规范经营,重视内控,完善制度,让基金市场更加公平,投资者利益得到妥善保护。

关于作者:

为您推荐